追逐新社村的海邊稻浪
​噶瑪蘭族的稻米與香蕉絲

  花蓮好遊趣
  • Home
  • 花蓮趣期刊
  • 花蓮好好玩
    • 走入步道玩花蓮
    • 跟著鐵道玩花蓮
    • 跟著影劇玩花蓮
    • 跟著女孩玩花蓮
    • 主題活動
    • 主題旅遊
  • 夜市星級景點
  • 靚彩花蓮
  • 年度專刊
  • 影音花蓮
文‧圖/蘇曉凡
豐濱鄉新社村位在臺11線的43.5公里左右,因為這一路段不是有名的景點,往來的車輛往往都匆匆經過。但如果放慢腳步,就會發現路旁有著一片向海延伸的稻田;細細觀看,更會發現這些田埂,順著地勢逐漸向下,層疊的效果與遠處的海灣相襯,形成生動美麗的自然景色。​
圖片
噶瑪蘭族的稻米文化

新社村主要居民是從宜蘭遷徙過來的原住民噶瑪蘭族,因為傳統是以稻米為食,因此到了花蓮豐濱,也將這一生活文化帶到此地,但因海邊原本就不適合作物生長,經由許多努力,才開闢出這樣特別的梯田景觀與種植方式。
 
現在新社梯田一年有兩期稻作,想要看見綠油油的海邊稻浪景觀,除在農曆年前外,另一次就是在入夏時,而景色也不只有稻浪隨風擺動才吸引人,若在插秧時前來,水田印襯出海天景色,也是非常美麗,都吸引不少遊客前來。
 
新社梯田是當地民眾生活的一部分,也因創造出美麗的景觀,成為新社村觀光旅遊的代表,除了自然景觀,到新社村也可認識噶瑪蘭族的文化與傳統工藝。

​
圖片
全臺唯一的香蕉絲工藝

新社村的噶瑪蘭族除了保留了稻米文化,也保留了傳統的香蕉絲工藝,以一至兩年尚未結果的香蕉樹,利用其較豐厚的莖幹,經過多道洗、曬、刮取等工序,才能製成一股股的細絲,製成的織物,手感有些類似亞麻。
 
噶瑪蘭用香蕉絲製成傳統服飾,也是臺灣原住民族中,非常特別的文化,顏色是米白的原色,也有部分用榔薯等植物,染成紅或藍色,簡單而具有民族風,雖然現在因成本太高,香蕉絲織品大多成為展示噶瑪蘭族文物時才會出現的物品,但在新社村,還有一群媽媽們,仍在持續的用這種傳統方式傳承部落的文化。
 
新社村的香蕉絲工坊,是由在地發展協會與東華大學老師合作推廣香蕉絲織品的特色景點。在這裡可以看見噶瑪蘭族婦女,還是以手搓的最傳統的方式來連接絲線,也因為這裡已是全臺唯一還在持續這種手工藝的地方,更顯出在文化與教育上的意義。
圖片
圖片
圖片


新社梯田
23°39'15.7"N 121°32'21.9"E
 
新社香蕉絲工坊
03-8711361
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小湖42號

​

版權所有

網站維護

商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

聯繫我們

​地址: 10855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303號五樓
電話: 02 2308 7111#3629

© COPYRIGHT 2015.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Home
  • 花蓮趣期刊
  • 花蓮好好玩
    • 走入步道玩花蓮
    • 跟著鐵道玩花蓮
    • 跟著影劇玩花蓮
    • 跟著女孩玩花蓮
    • 主題活動
    • 主題旅遊
  • 夜市星級景點
  • 靚彩花蓮
  • 年度專刊
  • 影音花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