苓雅部落 祭祀分七罈酒
德武里有上、下兩個部落,是花東縱谷南段秀姑巒阿美群中,人口最集中且規模最大的聚落;其中,下部落稱為「下德武」,上部落為「苓雅仔」(亦稱「上德武」),位於下德武南方約1公里處,阿美族語稱為「Lingacay」,為「遍生月桃」之意。「七罈酒」是最具特色的傳統祭儀,由中年齡階級中的帶刀階級的妻子,頭頂著釀好的酒送到祭場,將七罈酒分別敬獻給不同階級的人,每一罈酒也各有不同的含意。
稻田中大腳印 織羅部落
遙望舞鶴台地的織羅部落,是個多族群聚居的社區,「織羅」在阿美族語為「不斷湧入、不斷加入」之意,由193縣道分為東西兩邊,東社區有閔、客族群的信仰中心五穀宮、社區活動中心與部落多功能活動中心;西社區則有原住民宗教信仰中心天主教堂與基督長老教會,以及一座圓屋頂的文化廣場。
紀錄片「看見臺灣」中,稻田中的大腳印就位於以稻米為主要產業的織羅部落,為了讓這個印記更鮮明,現在當地準備開始利用不同品種的稻米,重新營造出大腳印隨風飄揚的姿態。
遙望舞鶴台地的織羅部落,是個多族群聚居的社區,「織羅」在阿美族語為「不斷湧入、不斷加入」之意,由193縣道分為東西兩邊,東社區有閔、客族群的信仰中心五穀宮、社區活動中心與部落多功能活動中心;西社區則有原住民宗教信仰中心天主教堂與基督長老教會,以及一座圓屋頂的文化廣場。
紀錄片「看見臺灣」中,稻田中的大腳印就位於以稻米為主要產業的織羅部落,為了讓這個印記更鮮明,現在當地準備開始利用不同品種的稻米,重新營造出大腳印隨風飄揚的姿態。
原民部落以自然為師
高寮的巴島力安部落則以文化藝術風為特點,部落居民以石板、碎石粒,拼貼成一幅幅訴說原住民生活故事的石版畫,呈現在主要巷道、圍牆、住家陽台牆面及學校、部落聚會所,豐富部落景觀,也蘊含部落生活故事的文化內涵。 位於巴島力安部落,為來自花蓮縣光復鄉的太巴塱社人所拓殖的部落。農耕成為本區阿美族人的典型生活型態。 「哈拉灣」在平埔族語為「山勢險阻」之意;在阿美族語則為「溪邊」之意,引申為「有清水可飲的地方」現在哈拉灣的部落族人屬阿美族秀姑巒群,原住在瑞穗溫泉附近,曾一度遷居鶴岡,最後在樂合溪畔建立新社,至今亦約1個半世紀。 玉里鎮有多個保留了傳統的阿美族部落,認識部落文化,除了在熱鬧的豐年祭期間,其實從部落的起源與相關的故事開始,會更有趣也更值得前往探訪。 |